假肢,作为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功能,提高行动能力,甚至参与运动和劳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假肢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不同类型的假肢适用于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假肢至关重要。
一、按截肢部位分类
上肢假肢
肩离断假肢:适用于截肢部位达到部分肩胛骨的患者,多见于电击伤等严重伤害。
上臂假肢:适用于肘关节以上的截肢患者。
肘离断假肢:适用于前臂整体缺失的患者。
前臂假肢:适用于肘关节以下的截肢患者。
腕离断假肢:适用于腕关节处截肢,整个手掌缺失的患者。
手部假肢:可能适用于单指、多指或部分手掌缺失的患者。
下肢假肢
髋离断假肢:适合髋离断截肢术或大腿极短残肢的患者。
大腿假肢:适用于大腿部位截肢且残肢长度合适的患者。
膝离断假肢:用于膝关节离断术截肢或大腿超长残肢、小腿极短残肢的患者。
小腿假肢:适用于小腿部位截肢且残肢长度合适的患者。
足部补缺假肢:用于足部部分或全部缺失的患者。
二、按功能需求分类
装饰性假肢:主要用于弥补外观和维持肢体平衡,没有从事工作和生活自理的功能。例如,装饰性上肢假肢适用于上臂高位截肢和肩关节离断、肩胛带离断者。
功能性假肢
普通假肢:满足基本的站立、行走或手部支撑功能,由树脂、金属或其他轻质材料制成,适用于低活动量的日常生活场景。
机械假肢:通过残肢的肌肉运动或拉索装置来驱动,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熟练操作。例如,牵引式机械假手适用于前臂和上臂残缺者。
肌电假肢:由大脑神经直接支配的外动力型假肢,是精密机械、微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理医学等现代高科学技术的产物,适用于多种截肢情况,能够提供更为自然和精细的动作控制。
三、按结构特点分类
壳式假肢:由制成人体肢体形状的壳体承担假肢外力,又称外骨骼式假肢或传统假肢。
骨骼式假肢:在假肢的中间为类似骨骼的管状结构,外包海绵物,较外层覆盖肤色袜套或人造皮,又称内骨骼式假肢或现代假肢。骨骼式假肢在外观和舒适性上通常优于壳式假肢。
四、按安装时机分类
临时假肢:通常在截肢术后-周,伤口愈合拆线后进行安装,旨在为患者提供早期的支撑与保护。
长期假肢:当残肢定型后所安装的假肢,也称为正式假肢,能够满足患者长期的康复和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