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生物降解塑料在推动循环经济中意义重大。它能缓解塑料垃圾问题、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土壤状况、减少生态系统微塑料,材料回收还可将其纳入更循环经济框架。根据欧洲塑料协会(Plastics Europe)的新报告,2022年,欧洲消耗的5000多万吨塑料中,有1600万吨被焚烧以回收能源。欧盟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正在着力解决塑料包装回收不足的问题。为减少材料焚烧,必须提高回收效率。不过,实现高质量回收需要高效分类,以维持清洁质量材料流,产出能替代原生材料的二次原材料。
在分类技术方面,现有如密度分离、近红外(NIR)分选等技术,可有效分离生物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意大利是欧盟市场上可堆肥包装数量多的地方,其分选产品误投率低,其他如荷兰也有类似成果。从光谱分析,多数生物降解塑料是聚酯类,与常见塑料(PE、PP、PS、PET)光谱差异明显。像pla虽然常常被担忧污染PET的回收流,但实际二者近红外光谱在标准设备中很容易区分。道达尔能源科碧恩(TotalEnergies Corbion)公司在汤姆拉德国测试中心的动态分选测试,成功验证了对pla托盘的正确分选。
众多研究表明,利用NIR技术不仅能分离生物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还能对不同生物降解聚合物分类,分选后剩余未分类混合材料低于1%。欧洲各地工厂安装的分选机有能力对生物降解塑料进行分类。佩伦克科技在“海洋生物塑料循环利用”项目中,实验室测试实现生物塑料与化石基塑料完美分离,在西班牙材料回收设施中pla分选效果良好,还能将生物塑料细分为4类。Cotrep公司在法国的单独分选试验也证实,可堆肥薄膜能从软质PE流中有效分离。
基于此,欧洲生物塑料协会呼吁回收商更新NIR分选设备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参考光谱,设备制造商也应将其设为标准配置。总之,生物降解塑料与材料回收并不矛盾,现有NIR设备配合相应光谱库就能实现高效分类。提升分类效率对达成欧洲及相关法规的回收目标、提高回收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