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户外监控和在线运检的模式得到普及,通过无线网络将户外设备状态、图像、声音传输至监控中心,在线监控各个户外站点,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预警及处置已成为工作的一种主要手段。
但受局部地域网络覆盖盲区影响,数据无法传输或者传输中断的问题时有发生,给开展远程监管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再加上图像数据对传输带宽的要求及限制,监控中心很难及时对各终端发出的问题做出相应指挥,很可能造成突发事件处理较好时期的延误。
以北斗三号系统的短报文数据通信为基础,结合高倍率图片压缩、边缘计算处理、GIS和云平台处理构建了户外数据的监控指挥系统。该系统能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点满足各种不同的通信需求,将现场的状态数据、抓拍图片、预警信息、违法事件等及时传到指挥中心,弥补现有通信手段的局限性,使紧急情况下的通信覆盖能力得到加强,在任何地点都能有效地进行监控指挥。
实现基于北斗通信的数据和抓拍图片的统一接入;
支持边缘计算,事件的前置分析与处理,可及时进行事件预警和播报;
支持北斗三号双向通信的快速反应和指挥调度;
支持1:100高倍率渐进式图片压缩;
支持客户云端接入和快速的本地化部署;
支持宽温工作-40℃~+60℃工作(北斗双向短报文数据卡除外)。
天通物联网应用平台采用B/S架构,GIS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显示,实现平台操作简易便捷,实时安全监测数据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服务平台,智能化识别、传感器数据采集、智能控制、北斗定位、可视化实时监控和管理,随时随地实时数据监控。
①实时数据监测:将图片、位置、风向、风速、空气温湿度、供电状态等采集设备传输而来的实时环境监测数据在系统中可视化显示。
②数据监控大屏:能清晰看出目前设备的在线情况离线比例;各个地区的监测设备分布情况,数据统计。
③报警模块:设备警报提醒,及时准确的处理设备监测出现的故障和灾害等预警情况。
④地图模式:地图中选择需要查看的某一个站点,点击可查看具本站点内的监测数据,通过GIS地图的方式直观展示区域内的各类设备工作状态及检测数据情况,起到直观的统计及展示效果。
⑤用户设备查询与管理:管理设备模式、供电系统、信号强度等工作状态信息,设备自动定位,生成轨迹,可以设置异常移动报警。
⑥数据查询与分析:对于接入的传感器数据可以实现实时曲线查看:实时趋势曲线可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以实时曲线的方式显示出来,便于观察系统某时间段内整体检测状态。
⑦联动抓拍图片:监控中心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抓图功能抓取当前的图像,实现对图像的细节查看和比对等操作。
基于RDSS传输协议下图像压缩数据分包重传策略,采用自适应高压缩比策略,压缩后图像数据按渐进顺序进行二次封装,封装协议中包含帧头和帧计数信息,可支持应用层数据包重传,较优化利用宝贵的信道带宽。
创新性提出并实现了分包传输情况下图像渐进式显示技术。较优化利用宝贵的信道带宽,实现窄带宽下抗误码、高压缩比图像传输。
实现图像数据的渐进式数据分包传输协议,满足用户实际使用中的图像质量要求。
封装协议中包含帧头和帧计数信息,可支持应用层数据包重传,较优化利用宝贵的信道带宽,满足用户对图像数据获取的实时性。
边缘计算网关是一款专为窄带卫星物联网图片传输而研制的网关,内置渐进式图片压缩算法,经过高倍率压缩、渐进式分包传输,高效利用有限带宽实现图片窄带传输。目前已经在气象、水利、野外生态监测、边防入侵、电力覆冰监测等得到广泛应用。
支持北斗三号RDSS短报文
支持天通一号、风云卫星通信
支持安卓11和linux系统
支持INT8/INT16混合操作
支持通过一路网络唤醒休眠设备
内置渐进式图片压缩库
具备图像压缩数据分包重传策略
具备高压缩比、高质量、高时效优势
高性能低功耗4核arm架构A55处理器
性能稳定,支持项目定制
北斗三号短报文数传+船载终端(北斗数传终端)PD19是我司自主开发,专门为数据传输而研制的机型,采用天线主机一体化设计,集成了RDSS天线、射频收发电路、功放电路、基带电路等,集成度高、功耗低,配有特用的固定结构,安装使用极为方便。
为适应海上、沙漠、野外等恶劣环境,北斗三号数传/船载终端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防水、防盐雾、防腐蚀等要求。目前已经在气象、水利数据采集及传输,渔业船位监控、公安、特种车辆、救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支持北斗三号RDSS短报文
IP67防护等级
发射功率输出5W
性能稳定,支持项目定制
提供pc配套测试软件
可拓展蓝牙与4G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