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站网
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深圳辰普森学校案例篇|如何用BIM技术在学校工程中预见未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7

一、江边学校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东城环路以北,比亚迪路以西,江铃路以南,远香路以东。场地地形较为开阔、平整,整体呈东高西底的特点。


本项目属学校类项目,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对室内外都需要有较高的要求,创造校内良好学习环境,空间上、功能上分布合理。学校作为一个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室外效果起到标志性作用。

二、主要参建单位与总体组织架构

建设单位--深圳市坪山区建筑工务署

代建单位--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BIM咨询单位--深圳市辰普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工程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


三、BIM服务模式

本项目BIM技术应用贯穿设计、施工两个阶段,即BIM全过程实施模式。

我司在项目中为BIM咨询单位,负责完成建模及其相关应用等,同时在施工现场利用BIM技术开展深化设计并协助解决设计、施工问题,在现场与多方互相配合完成竣工模型。

为有效解决设计、施工中的痛点难点,同时也为甲方提供质量的服务与成果,我司指派骨干人员组建了一支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实战经验丰富的BIM实施团队。

四、BIM基础性应用

1.编制《BIM实施方案》

为了把BIM的运用效果达到比较好,在开展项目的BIM的生产任务时严谨的根据项目特点,对工程概况、BIM的应用目标及实施内容、BIM模型标准、BIM协调沟通及体系、突发意外措施进行介绍和约束,合理有序并严格执行和开展指导BIM工作。


2.指定BIM模型标准

树立具有意义的模型标准体系,对于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BIM模型信息的传递与使用至关重要,对于执行BIM工作任务时的沟通术语、建模标准、运用规范及实际运用与管理体系有着标准化、标志性的作用,使工作合理化、程序化进行展开。本项目采用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已发布的标准。


3.全专业建模

4.图纸问题报告

BIM工程师在建模的过程中,通过都会发现图纸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报告形式会以不同的专业、不同性质和不同的严重程度对所以问题进行区分,高效的对每一个专业问题进行消项,并在问题报告中附属优化意见,加快设计处理问题的效率,本项目发现的问题后续经各相关单位共同协商已全部解决。这是BIM技术应用落地实施、价值集中体现的实例,也是业主们所关注的内容。


5.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为BIM技术应用里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包含建筑结构专业之间的碰撞、机电之间碰撞、专业与专业之前的碰撞等。以二维平面进行输出的传统CAD图纸,或多或少的存在专业直接的交叉碰撞,运用BIM三维技术可以清晰可见的发现碰撞的专业、区域、楼层,无论大小并精细的协同解决,提前规避施工现场专业杂乱导致增加材料和返工现象。

本项目发现的碰撞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


6.管综优化

为了满足安装要求、节省人工材料、净高要求,施工完成前后的检修空间等,在水平定位和垂直标高上进行更合理的排布,选择满足所有要求并确保建筑使用功能的情况下降低施工难度并且使空间布局更美观。

本项目共优化19处,优化后的成果已体现在施工图设计图纸中。


7.净高分析图

室内净高是每个工程项目重点关注之一,常见的地下车库等区域要满足国家规范的要求,以净高分析图对建筑物室内各功能空间的净高数值进行统计,用色块填充的方式表达,对每块区域进行规范性、美观性、原则性进行复核,并以每层为单位进行净高图输出,对净高不满足的区域又多方合作进行配合优化,从而达到成品时的理想效果确保建筑的质量品质。

本项目净高分析包含所有单体建筑的内部空间,共计存在8处不满足要求的区域,目前已全部解决。


8.机电管线出图

在机电管线优化布置完成、解决全部碰撞与净高不足问题并且在施工设计阶段与施工方配合确认模型方案可用于施工之后,出具BIM机电各但专业图纸和管线综合图。由BIM出具的机电图纸简洁、清晰、易懂,对施工减少现场拆改量、提高安装效率起到关键作用。


9.精装建模及效果展示

利用全专业信息模型为基础,根据具体的贴图、数据信息将不同的重要功能房进行渲染,在施工前就可预知未来施工完成后的精装效果。有利于业主甲方提前对空间感、设计方案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知,便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提前协助精装设计进行更改和确定。这其中包括图书馆、宿舍、教学楼、办公楼、教室、食堂、报告厅等。



10.工程量统计

工程量是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准确计算工程量才能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完整的信息数据模型可形成各专业各项的工程量清单,有助于投资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确认。


11.BIM工作会议

各类型的工作会议是每个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之一,在统筹计划、项目开展、施工交底、协同配合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BIM实施工作而言,BIM交底会、协调会至关重要。在施工前对相关人员介绍BIM工作标准、规范和制度,并进行简要的识图、视频培训,所有管理人员、专业班组组长清晰了解BIM图纸的表达方式,使输出成果工具发挥比较大作用。


五、BIM创新及BIM+拓展性应用

1.鲁班(iWorks)协同管理平台

1.1 预留孔洞

利用平台进行智能化预留孔洞功能,结合工务署BIM建模标准、施工标准和设计标准,对机电与土建专业不可避免的必要碰撞点进行预留洞口,对所有预留孔洞的尺寸、类型、标高进行统计输出,提高BIM技术应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利于工程的概算和采购工作。


1.2 资料管理

运用平台的资料协同功能,对BIM的实施方案、施工图图纸、问题报告、优化报告和效果图给予上传,对不同级别的相关工程人员给予不同的查阅权限,清晰、合理、方便的查阅不同的文件内容,并防止多版本文件交叉导致信息传达不一致的情况。实现工程文件的实时发布、传递、归档和责任追溯等问题。

1.3 模型碰撞检查

利用平台的碰撞检查功能,结合项目要求对碰撞规则进行设置调整,可智能化生成整个项目中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并生成碰撞报告, 对于发现的问题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协调优化并逐一销项。


1.4 施工进度管理

进度控制是对一个项目施工一个项目是否严谨有序进行的一种体现。根据现场所定下的总进度计划,将其中的每一道工序的节点计划与模型进行关联,对现场的施工进展进行监督、反馈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指令,做到线上的施工进度管理。


2.无人机航拍

利用无人机定期或非定期在施工现场上空进行拍摄,通过对照片中所展示的施工进展情况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辅助施工进度的管理。


3.720云全景图

利用BIM模型及相关软件,制作室内全景图。真实、直观地展示项目建成之后的情形。特别是在建筑外立面、室内精装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与选择上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720云全景的模拟能清楚的发现一些细部的问题,如插座或地漏点位布置的美观性、实用性,防止疏忽一些细节问题而产生返工行为。

本项目制作720云全景图的区域包括教师办公室、教师宿舍、图书馆、报告厅、食堂、教学楼等。


4.样板段VR效果展示

VR虚拟样板间展示采用全景动态三维和360度VR全景的模式,高精度还原房屋内部结构,不仅符合使用者对高画质需求,还能细致地提供交互式信息介绍,使得对外宣传效果更佳,对于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方面有着理想效果。

5.场地布置及施工进度模拟

合理布置场地确保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设备、劳动力能够合理的搭配穿插,各专业人员、机械设备得到合理组织并高效的协调材料与构配件的运输和生产。


六、应用效果及评价

本项目用于BIM应用技术而言,我们做到了工程的可视化预见性,从质量、成本、进度、精装品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质量与精度的把握,塑造工程项目。一个项目并不是因为它的功能有多齐全、施工有多复杂投入的人力多重,而是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指标并低损耗的完成各项工作。

BIM成果的输出和多方的技术交底及配合,无疑是本项目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多方的协助下,无论是施工、精装外立面和机电指导所建立的可预见性都实现在了后续实际工程中,不仅大幅度减少返工量并节约8%的材料费用。


(1)室内漫游视频即将真实材质或贴图赋予模型,然后在建筑物内设定一定的视角和行进路线,再渲染输出成漫游视频。这种方式可真实模拟人员在室内活动时所能观察到的视觉空间及精装后的视觉效果。

(2)视觉的传达的工作不仅包含室内,还有建筑整体的外立面的效果,除了建筑本身以外,利用航拍、地图和实际的了解完善周边实况效果,模型展示项目个体在现实中的特色,呈现出业主在周围环境和竣工时所要的理想效果。

不管是整体施工安装或是精装效果,所有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再是凭空想象,“走一步算一步”的施工方法已经成为过去式。运用BIM技术对未来预见的难题,无论是降低施工难度上还是成本方面,亦或是精装效果层面上,对于各单位而言都起到积极作用。

标签: 除甲醛 除甲醛
亲,本店铺已到期

为不影响业务的正常推广,
请及时向您的服务商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