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将依据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逐一剖析,并详细介绍BIM技术的实际应用要点。下文主要讲解规划/方案设计阶段的相关内容。
一、周边环境分析
1.应用目的
将设计模型调整至符合深圳市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相关要求,并导入该平台。利用BIM/CIM技术开展周边环境对项目建设及运行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辅助设计方案比选,为项目决策提供可视化及沟通上的便利。
2. 基础资料
1、 项目及周边三维数字地形模型,即基于地形测量数据创建的三维数字地形模型, 包含三维地形、地理信息等信息,模型精度不低于地形测量精度,坐标系符合深圳市有关要求;
2、地下管线模型,即基于地下管线勘测数据,创建的地下管线模型,包含管线埋深、方位走向、管线形状及尺寸、管线名称、类型及勘测获得的其他属性信息;
3、建筑红线图(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项目本身的方案设计模型。
3 .应用要点
1、基于平台开展三维地质勘察和周边环境分析,提前预判地质风险,分析项目建设基础条件,明确建筑与周边配套条件的建设时序安排。
2、利用模型结合平台开展三维浏览、漫游模拟、天际线分析、空间算量、交通模拟分析、可视域分析、日照分析、净高分析、方案比对等场景应用,提高沟通效率。
4 .成果文件
1、方案设计模型(带纹理贴图材质),包括建筑分层及内部空间划分、红线内的主体建筑、场地、景观、道路等。
2、项目用地周边的城市规划模型,涵盖建筑物、植被、道路、小品、地形等。
3、导入平台的模型,模型数据的建立与组织应充分考虑建模单元的范围大小、地形起伏、模型精度等因素。
4、漫游视频文件:漫游视频应包含项目周边环境、项目场地、建筑主体等,能清晰表达建筑物的设计效果。
二、场地分析
1.应用目的
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利用场地分析软件建立场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场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同的设计方案比选提供决策依据。
2.基础资料
1、工程勘察数据信息,包括项目地理信息、工程勘察报告、规划文件、工程水文资料等。
2、项目场地周边地形信息及场地内既有管网、周边主干管网及高压线、河道等数据。
3.应用要点
1、项目所处场地分析,包括等高线、纵横断面、流域、填/挖量、高程、坡度、坡向等。
2、项目场地周边环境分析,包括物理环境、车/人流量、出入口位置等。
3、室外管线设计优化,即复核室外管线埋深、协调室外各专业管线设计、分析雨水汇集情况、优化排水管线设计等。
4.成果文件
1、场地分析报告:包含场地模型截图、不同场地设计方案分析数据及比对结果等。
2、场地模型:模型中包含场地坐标信息、地形地貌、竖向设计方案、红线范围内既有管网、场地/周边道路、场地周边市政主管网等。
深圳辰普森
深圳市辰普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具有丰富的BIM全过程咨询和“人工智能+BIM”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经验,为诸多建筑、市政、轨道交通、铁路、电力及工业行业的相关企业提供基于BIM的全过程咨询服务与管理、BIM顾问咨询管理平台、BIM数字化管理底座运维平台。
此外,深圳辰普森旗下的华夏数盟君——产业互联网平台旨在为建设行业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和支持,整合行业内的软件商资源,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平台为企业高效寻找到合适的团队,满足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需求。同时,为从业者提供灵活的办公机会,通过技能交易的方式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为不影响业务的正常推广,
请及时向您的服务商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