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简单,工作效率较高。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调光电机本体的形状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便于将调光电机放置在固定座上,通过固定板与工作台连接结构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红外感应器的高度低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开设有供所述红外感应器相连接的通孔,所述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注油组件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注油组件电连接,当调光电机放置在安装槽内后,将通孔中间的红外线隔断,此时注油组件与控制开关接通,在按下控制开关后会在液压气缸下降后将润滑油挤出,当红外感应器接通时,将注油组件关闭,在液压气缸下降后不会向外挤出润滑油,便于工作人员选择压合注油和齿轮注油是否同步进行。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四角均开设有沿固定板长度方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工作台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黑龙江油封注油机代理。安徽电机注油机定制
所述黄油机本体内部中空形成注油腔道18;所述黄油机本体上端设有用于挤压存储空腔内黄油的液压压紧装置;所述黄油机本体下端设有脚踩底泵装置;所述液压压紧装置与脚踩底泵装置连接有脚动力装置;所述脚动力装置可使液压压紧装置及脚踩底泵装置工作;在黄油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注油腔道18贯通的出油孔6,在注油腔道18内设置有与黄油机本体内壁能够配合密封的密封件17,所述液压压紧装置液压杆从黄油机本体顶部伸入到注油腔道18内,且能够带动密封件17做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踩式液压注油黄油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脚动力装置可同时使液压压紧装置及脚踩底泵装置工作;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脚踏式出油主要是依靠脚动力装置对液压压紧装置或脚踩底泵装置的驱动;这样能够使得整个注油过程不使用电源、气源,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脚踩底泵装置属于一个公知技术,这里不对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叙述;具体可以参考;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压压紧装置包括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上设有换向阀;所述液压泵通过液压油管14连接有液压缸体15,所述液压缸体15上设有液压伸缩杆16,所述液压伸缩杆16与密封件17相连接。装配线注油机上海起子机注油机代理。
5、顶杆固定盘;6、顶杆;7、上压盘;8、排气套固定座;9、插销;10、下气缸;11、脚踩阀;12、油腔;13、连接杆;14、工作台;15、空心支撑杆;16、活塞;71、压柱;72、压环;73、导向柱;74、压盘连接件、75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闭式轴承注油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闭式轴承注油机,包括:下箱体1和上箱体4。所述下箱体1和上箱体4通过多根空心支撑杆15固定连接,多根空心支撑杆15用于支撑上箱体4并容置气管。所述上箱体4内固定设置上气缸3,所述上气缸3的活塞杆伸出上箱体4,所述上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上压盘7。上压盘7能够在上气缸3的活塞杆伸出时,压住轴承,进行轴承注油。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压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移动式油脂注油机本技术涉及注油机注油,具体为移动式油脂注油机。技术介绍在车辆车体及制动注油过程中,必须对车辆各传动轴、圆销及传动机构进行注油,保障车辆各部动作灵活、可靠,每辆车共有7个注油孔及若干圆销,分布于车上、车下各部位。现有注油方式,作业人员需反复上下车辆,不断挤压手柄,造成注油速度慢,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现有的注油方式,采用传统的手持式注油***,以人力作为动力,靠杠杆施加压力,通过千斤顶等一系列的机械系统,对人工施加的压力进行放大处理,从而达到10MPa左右的出油压力。每个注油孔注油时,注油压力不足,需人力多次挤压,达到出油目的,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现有手持式注油***,容量为600ml,每次作业时,需多次更换油脂,造成油脂污染,油嘴堵塞。技术实现思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油***注油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及油嘴易堵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油脂注油机,包括底座、油桶、吸油泵及压油板;所述油桶设置在底座的顶部中心处;所述压油板设置在油桶的内部,所述压油板的顶部连接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的固定端固定在底座上。黑龙江螺丝刀注油机代理。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注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油管及抽油注油机。背景技术:常规变压器抽油注油机功能复杂、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护保养费用较高,在变压器内部电弧试验过程中,其内部变压器油经过燃烧后含有很多颗粒等杂质,使用常规的变压器抽油注油机进行抽油后将造成机器堵塞,使用后必须更换滤芯以及清洁后才能再次使用,因此常规变压器抽油注油机并不适用于变压器内部电弧试验过程中的抽油与注油。而一般的抽油泵由电动机、齿轮泵构成,结构简单但方向单一,无法实现双向抽油与注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进油管与出油管的方向才能完成抽油与注油功能,既浪费人力物力,更影响试验进度。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降低变压器内部电弧试验的试验成本,在常规抽油泵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增加四个阀门使得其能够实现试验过程中的双向抽油与注油,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便于移动等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油管,所述的输油管包括一环形管道,所述的环形管道上依次安装有能够控制环形管道通断的阀门a、阀门b、阀门d、阀门c。上海手电钻注油机代理。辽宁起子机注油机价格
黑龙江充电钻注油机代理。安徽电机注油机定制
外部压缩气源进入到油水分离器后,油水分离器将空气中的水分及杂物排除在外,避免水分及杂物污染油脂。推荐地,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输入端与油水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控制阀的输出端与气缸通过气管连接。推荐地,所述压油板上还设置有排气嘴;所述排气嘴通过气管连接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与油水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气管连接。通过对排气阀的加装,当排气阀关闭时,压油板与油桶内部形成真空,有利于油脂的吸取,当排气阀打开时,使压油板与油桶内部进行空气,使油桶与压油板分离。将控制阀置于关闭位,然后在油水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上风源,将控制阀置于位,风源提供的压缩气源进入到气缸的内部,气缸工作,并带动支架上升,待升高到比较高点时,将油桶放置到底座上,在打开压油板上的排气阀,然后再操控控制阀,使得气缸的推杆下降,并带动支架下降,进而使得压油板贴着油桶的内壁下降,并当排气嘴处观察到油脂溢出时,关闭排气阀,同时打开吸油泵,经过油脂分离器的气源进入到吸油泵中,使得吸油泵内部的活塞运动,开始从油桶内吸取油脂,且气缸推杆缓慢下降,将油脂排出油桶,由于排气嘴关闭,吸油泵开启,因此。安徽电机注油机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