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面料测试方法之直法1垂直法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试试样的较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炭化长度(损毁长度)、炭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垂直燃烧法主要用于服用纺织品、窗帘等织物的阻燃测试。常见垂直法测试标准:GB/T5455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GB/T8745纺织品燃烧性能织物表面燃烧时间的测定CATB117美国加州防火阻燃测试16CFR1615/1616儿童睡衣易燃性标准南京阻燃面料产品质量哪家好,欢迎咨询劲甲新材料。福建进口阻燃面料销售电话
纺织品实现阻燃功能性的途径二
将有阻燃功能的阻燃剂通过聚合物聚合、共混、共聚、复合纺丝、接挤改性等技术加入到纤维中,使纤维具有阻燃性,即阻燃纤维。目前国内外市场使用的阻燃纤维主要有:芳纶、阻燃腈纶、阻燃黏胶、阻燃涤纶、阻燃维纶等。使用这些纤维生产的阻燃面料除了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外,较着名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耐洗性能,因其自身就是阻燃纤维,所以普通的工业洗涤不会影响其阻燃性能,被称之为长久性阻燃面料。使用阻燃纤维生产的阻燃产品具有以下特性:1、优良的长久性阻燃防火性能,洗涤和摩擦不会影响阻燃性能。2、安全性好,纤维遇火时低烟雾释放,不释放毒气。3、以常规纤维为载体,不产生危害元素,符合环保要求。4、良好的隔热性,提供整体的热保护。5、面料具有常规纤维所具有的吸放湿性能,具有手感柔软、舒适、透气、保暖等特点。6、后整理阻燃主要用于棉或低比例化纤的织物,而阻燃纤维以各种化纤为载体,充分发挥了各类化纤的优异性能。 重庆阻燃面料东台阻燃面料价格哪家好,欢迎咨询劲甲新材料。
所谓阻燃,不是指阻燃整理后的纺织品在接触火源时不会燃烧,而是指使织物在火焰中能降低其可燃性,能减缓蔓延的速度,不形成大面积的燃烧;而离开火焰后,能很快自熄,不再燃烧或阴燃。目前阻燃纤维的品种主要有:阻燃涤纶、阻燃腈氯纶、阻燃维纶、阻燃粘胶、芳砜纶、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胺-酰亚胺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酚醛纤维等。阻燃纤维阻燃的基本原理是减少热分解过程中可燃性气体的生成和阻碍气相燃烧过程中的基本反应。其次,吸收燃烧区域中的热量,稀释和隔离空气对阻止燃烧也有一定的作用。
常见面料的阻燃整理工艺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涤/棉混纺织物的用量很大,其阻燃产品的研究也就相当活跃。涤纶和棉织品因是两种纤维,燃烧性能不同,同时混纺后使燃烧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棉纤维燃烧后炭化,而涤纶燃烧时熔融滴落,由于棉纤维成为支持体,能使熔融纤维集聚,并阻止它滴落,使熔融纤维燃烧更加剧烈,即所谓“支架效应”,故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更加困难。一般采用氨熏法两次整理工艺或溴锑复合体系(例如十溴联苯醚和三氧化二锑的水分散液),采用轧烘焙工艺进行整理;国外也有部分氮-磷类的阻燃剂可用于涤/棉的阻燃整理。南京阻燃面料哪家好,欢迎咨询劲甲新材料。
阻燃布的后整理工艺及常用助剂目前主流的阻燃工艺有普鲁苯氨熏工艺和CP整理工艺。普鲁苯工艺对于不是贴身穿用的服装适当的甲醛是允许的,优点是对面料的断裂强力损失小,同样的坯布后整理做出来的面料相对牢度要高的多,普鲁苯基本能达到GB8965.1-2009B级标准要求,而CP只能达到该标准的C级标准,做到B级标准基本很难。但对于贴近皮肤的阻燃服不建议采用普鲁苯整理工艺的面料,而建议采用甲醛含量低的CP工艺或晴氯纶及芳纶等长久阻燃面料。对于颜色和手感要求更高的客户同样建议采用CP工艺或晴氯纶及芳纶制作的阻燃面料,目前客户在外套上大多还是采用普鲁苯工艺后整理阻燃面料制作而成的阻燃工装。上海阻燃面料售后服务哪家好,欢迎咨询劲甲新材料。进口阻燃面料供应商
衢州阻燃面料服务哪家好,欢迎咨询劲甲新材料。福建进口阻燃面料销售电话
石棉、滑石粉、云母粉、硅灰石粉等,也可作为阻燃剂。它们实际上是填料,其阻燃机理包括对高聚物的稀释、蓄热、导热、降温、表面效应等。填料可分为活性的和惰性的两大类,但这种分类只是相对的。例如,900℃以下时,石棉只是一个热导率低的惰性稀释剂,但在900℃~1400℃时,石棉可释出结晶水;1400℃以上时,石棉可发生改变化学结构的吸热反应,而且石棉中的某些组分也有可能与高聚物的某些热降解产物相互反应,这时石棉就成为活性填料了。将无机填料作为阻燃剂时,应尽量减少填料对聚合物基材性能的负面影响,降低材料高温裂解所生成的可燃组分,改善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并防止填料发生物理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可作为阻燃剂的无机化合物是聚合和缩聚反应的催化剂,它们对聚合物的燃烧或分解产物也具有催化作用,故可促进成炭。例如,某些钛、钴氧化物等可催化聚烯烃类脱氢环化和芳构化。福建进口阻燃面料销售电话
无锡市劲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阻燃面料,防红外迷彩面料,功能性面料,产业用纺织品专业化较早的有限责任公司之一,劲甲新材料是我国纺织、皮革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公司承担并建设完成纺织、皮革多项重点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将凭借高精尖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推进全国纺织、皮革产品竞争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