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特色图书漂流柜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8日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扬中市委书记殷敏、**张德军、市人大**会主任冯锦跃、市****施健华等四套班子领导,共同走进扬中市实验小学,参加“诗意童年,润泽你我”阅读汇报活动,和孩子们共庆欢乐六一,察看阅读足迹秀、《校长有约》阅读墙,听取智能图书漂流柜使用介绍、观看课程阅读宣传片《这些年,这些阅读事》,详细了解学校阅读活动开展情况。汲长江之精华,取绿岛之灵秀,育江洲之人才。扬中市实验小学积极推动书香校园建设,让智慧图书馆发挥重要的阵地作用,通过“诗意童年,润泽你我”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卓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书香校园,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我觉得上海声阅的图书漂流柜颜值很高。特色图书漂流柜建设

特色图书漂流柜建设,图书漂流柜

对三到六岁的孩子而言,父母要常常陪伴孩子阅读,图书才能发挥对孩子的影响力。 借助【图书管理云平台】、【幼儿园绘本漂流柜】和【图书消毒柜】、【空气消毒机】,幼儿园即可打造安全高效的“家长陪同借阅”模式。 声阅案例1:【金童幼儿园金桥部】 自从金童幼儿园智慧图书馆开馆以来,去图书馆借书就成了小朋友们特别盼望的一件事。在绘本漂流柜前,父母、老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挑选心仪的图书。 声阅案例2:【南门幼儿园张江部】 家长在志愿者指导下学习使用幼儿园绘本漂流柜借阅图书。体验之后,很多家长就成了图书漂流柜的铁杆粉丝。 借助先进的数字图书馆设备,可以提高借阅效率,延长服务时间,方便中小学读者在校园内随时随地安全借阅。同时采集借阅数据,后期用于阅读行为分析。中职图书馆图书漂流柜容量这个是学校图书馆的明星设备——图书漂流柜。

特色图书漂流柜建设,图书漂流柜

纵观在国内举办的图书漂流活动,一部分是一些出版社为了推销自己的新书而借用这个时髦的概念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有非常明确的商业目的,推销活动一旦结束,图书漂流便难以为继。但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公共图书馆和文化机构开始尝试推广“图书漂流”这种旨在提高大众阅读率的方式,图书漂流也开始走进中小学校园,以学校图书馆为活动主办和管理者,并以图书漂流柜作为载体,将“图书漂流”这一外来理念本土化,获得师生们的喜爱和**好评。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欧洲,方法类似于中世纪的“漂流瓶”:读者将自己拥有却不再阅读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标签后, 投放到公园长凳、 咖啡馆桌子、博物馆走廊、图书馆楼梯等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拾取的人阅读。拾取之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将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让别人去分享自己的图书,交流彼此的感受,让世界变成一个大图书馆。 “图书漂流”是基于道德诚信的非常浪漫的阅读活动,它的目的就是要所有参加者实现资源共享,这也是图书馆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什么图书漂流柜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特色图书漂流柜建设,图书漂流柜

2004年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开展“漂流”活动。 200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家图书馆和作协等单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主题为“阅读丰富人生,共建和谐社会”的阅读推广公益活动,其中的一大亮点——“春天漂流书”的活动,拉开了全国图书漂流活动的序幕。 2005 年12月5日,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正式启动了酝酿已久的“图书漂流”活动,首批两万余册图书被摆放在辖区内9个街道(镇)的图书馆、区**大楼、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正式“漂流”。图书漂流柜真的可以替代图书管理员吗?教室图书角图书漂流柜意义

**次使用图书漂流柜,有哪些注意事项?特色图书漂流柜建设

许多传统的校园图书漂流活动缺乏强制性的监督管理模式,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开展阅读,包括爱护、保护书籍,无法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而利用现代化手段的校园图书漂流活动,在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课外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也能起到提高学生的个人阅读素养的作用。声阅智能化图书管理云平台和24小时智能图书漂流柜为中小学图书漂流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智能设备引导学生规范借阅在图书馆外漂流的图书,为图书管理员提供更合适、更规范的图书漂流方案。特色图书漂流柜建设

声阅智能成立于2012年,面向基础教育,是一家以“校园学习新空间”为发展主线的技术服务型企业。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智慧型图书馆”、“智慧型阅读角”、“学科展示空间”、“课后探究空间”、“研修微空间”、“学习引导空间”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公司现有专业人员70余人,目前在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区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能够提供包括内容开发、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组装制造、产品销售、技术支持、项目实施、内容培训、售后服务等在内的整体化服务。同时,公司也获得了很多的资质和荣誉,包括****认定、软件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另外还有近50项的各种**和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