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食育:简单料理 简单融入。 芬兰盛产各种浆果,简单的料理文化,可以更简单的融入到孩子基本的教育中,简单并且易于实施。芬兰的料理很适合进行“厨房教养”,因为当地料理的较大特色就是“简单”,除了食材的选择多是未经加工的食物;在烹调方式上,也少有所谓的大火快炒或高温油炸。我曾去一位芬兰的朋友家作客,色拉一端上来,就是很简单的蔬果,加点盐、橄榄油就能入口。 意大利的食育:对抗快餐文化的慢食理念。 意大利也从今年开始,禁止在校园贩卖含糖饮料给学童。以慢食在非洲推动的“千园计划”为例,千园计划希望在各校园或小区开辟共同菜圃,让当地居民重新种植并烹调消失的原生作物,推动食物变革,我们应该一起为了追求更符合“好、干净、公平”的食物系统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在国内,食物教育本身还是个很新鲜的事。泰州食育研究院哪里有
聚焦食育课程,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和季节特点,对学生开展食物生长环境、外形特征、营养价值等食育活动,推进食育与科学、艺术、健康、阅读等课程的有效融合。 学习食物的特征、营养价值与禁忌。在午间配餐时,学校通过就餐仪式、午餐介绍、食育微课堂等形式,帮助学生学习食物的特征、营养价值与禁忌等知识。 让学生亲自参与劳动实践。在午餐后的活动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照料农作物并进行观察记录。农作物收获时,学生亲自采摘、清洗、切割,然后在美食节上展示、制作美食;或将劳动收获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制作、分享。此外,学生还会将自己的美食图片制作成画册或海报,带到学校与其他人一起分享。泰州食育研究院哪里有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展了食育工作,其他国家的做法也能给我们启示。
我国传统教育中的“食育”理念: 对我们国家来说,“食育”不是舶来品,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处处都有食育思想。 我们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爱惜粮食的有名诗句,有“孔融让梨”等教导做人道理的经典故事,有“饭吃七分饱”等健康饮食习惯的谚语俗句,也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古老朴素的膳食原则。 许多诗句和谚语等都有关于饮食行为、膳食搭配、食品安全、珍惜粮食和节俭、饮食礼仪等的描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但目前我国关于食育的工作还处于萌芽或酝酿阶段,虽然有国家层面的发展纲要开始将多方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列为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有一些科研机构联合企业进行食育项目,还有一些零星的公益广告和民间活动,但都属于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
食育老师要教什么?从当前的形势来讲,主要是营养和食品安全,建议营养占比较大的比重,与食品安全到底是三七开?四六开?二八开?这个需要具体研究和因地制宜。从内容上来讲,一要讲基本知识。在营养方面,例如几大营养素及其功能,食品里面含有哪些营养素。在食品安全方面,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卫生五大要素。除了基本知识,还要将一些有针对性的内容,特别是针对当前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肥胖、比如食源性疾病,这都是当下在营养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也要跟现在国家的一些方针政策相配合,比如说国家正在推的减糖、减油、减盐的三减行动等。另外一类内容是针对现在很多的众说纷纭、谣言满天飞的一些问题进行解读和辟谣。比如说添加剂被妖魔化的问题、营养方面吃不吃主食的问题等等。不用讲得很高深,对学生来讲不一定要讲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只要告诉他们怎么吃就可以了。生活属性让食育离开生活就会变得失去生命力。
日本时下较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孩子不爱吃芝麻吗?他们只是不爱吃黑芝麻。孩子不爱吃西红柿吗?他们只是不爱吃西红柿里面的汁。孩子不爱吃海胆吗?孩子只是闻着它腥,其实压根没吃过。 食物的颜色、形状、味道、声音、感觉,都会影响孩子对食物的爱。所以不要简单地说,孩子不爱吃什么、爱吃什么。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菠菜,有的孩子吃青椒过敏,那么为了营养均衡一定要强迫他们吃吗?其实可以换成和菠菜、青椒一样属于“绿色”食材的蔬菜。同样是吃西红柿,大人喂着吃,孩子会哭闹,会吃进去再吐出来;而孩子自己用手抓着吃,却可以吃得津津有味。食育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饮食教育,二是通过饮食开展教育。安徽家庭食育研究院靠谱吗
食育的理念本身更好的支持我们去构建自己的家庭教育,给孩子更好的支持。泰州食育研究院哪里有
食育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 家长行为影响孩子: 饮食对于成人和孩子来说,含义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处理儿童饮食上,学校和家长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作为衡量准则,更应从多方面考虑营养搭配。为了使孩子能够得到正确的营养知识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和学校应该相互配合,做到“两手抓”。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爱吃什么给什么,看着孩子日渐肥胖的身躯,自以为是给孩子补充了足量的营养,殊不知这样的育儿方法往往造成“体壮多病”。因此,家长应该及时改正错误的饮食习惯,多阅读有关营养的相关书籍,从根本上走出饮食误区。 通过故事教育孩子: 幼儿教育专家认为,用故事教育孩子效果非常好。在吃饭之间,可以为孩子讲一个关于蔬菜、食物、营养方面的故事,教育幼儿不挑食,好好吃饭。 通过活动教育孩子: 节假日带孩子去野外认识农作物,让他们明白农作物的成长,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泰州食育研究院哪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