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择Run(运行)时,示波器通过先填充预触发缓冲器来运行。填充预触发缓冲器后开始搜索一个触发,并在搜索该触发时继续通过此缓冲器流动数据。搜索触发时,示波器溢出预触发缓冲器;首先输入到缓冲器的数据先被推出(FIFO)。找到触发后,预触发缓冲器将包含触发前发生的事件。如果未找到触发,示波器产生一个触发并显示数据,就象发生触发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屏顶部的Auto(自动)指示灯的背景闪烁,表示示波器正在强制触发。按Single(单次)键时,示波器将填充预触发缓冲器存储器,并继续通过预触发缓冲器流动数据,直至自动触发覆盖了搜索并强制触发。在追踪结束处,示波器将停止并显示结果。一款超级好用的虚拟示波器软件。13 GHz示波器
2示波管和电源系统1)电源(Power)-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2)辉度(Intensity)-旋转此旋钮能改变光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些,高频信号时大些。一般不应太亮,以保护荧光屏。3)聚焦(Focus)-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清晰状态。4)标尺亮度(Illuminance)-此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适当调亮照明灯。3垂直偏转因数和水平偏转因数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有了示波器使用示波器的正确姿势。
(9)"高频、常态、自动"触发方式开关。用以选择不同的触发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被测信号与测试目的。"高频"档,频率甚高时(如高于5MHz),且无足够的幅度使触发稳定时,选该档。此时扫描处于高频触发状态,由示波器自身产生的高频信号(200kHz信号),对被测信号进行同步。不必经常调整电平旋钮,屏幕上即能显示稳定的波形,操作方便,有利于观察高频信号波形。"常态"档,采用来自Y轴或外接触发源的输入信号进行触发扫描,是常用的触发扫描方式。"自动"挡,扫描处于自动状态(与高频触发方式相仿),但不必调整电平旋钮,也能观察到稳定的波形,操作方便,有利于观察较低频率的信号。
电压测量平均*:Average(平均)是波形采样的和除以一个或多个完整周期内采样的数目。如果只显示了不足一个周期,则Average(平均)将以显示屏的整个宽度计算。X游标显示正在测量的那部分显示波形。振幅*:波形的Amplitude(振幅)是Top(顶部)和Base(基准)值之间的差。Y游标显示正在被测量的值。基准*:波形的Base(基准)是波形较低部分的模式(**常用值),如果未对模式做准确定义,则将基准视为与Minimum(**小)相同。Y游标显示正在测量的值。比较大*:Maximum(比较大)是波形显示屏中的比较大值。Y游标显示正在测量的值。**小*:Minimum(**小)是波形显示中的比较低值。Y游标显示正在测量的值。峰-峰*:峰-峰值是Maximum(比较大)和Minimum(**小)值之间的差。Y游标显示正在测量的值。示波器的基本原理之一:带宽。
在“自动”触发模式中,按下Run(运行)时是德科技示波器会自动触发并捕获波形。如果在示波器处于“正常”触发模式时按下Run(运行),则完成采集之前必须要检测到触发。在很多情况下,检查信号电平或活动并不需要触发的显示。对于这些应用,使用“自动”触发模式(这是默认设置)。如果*需要采集触发设置指定的特定事件,可使用“正常”触发模式。通过按下Mode/Coupling(模式/耦合)键,然后按下Mode(模式)软键,可以选择触发模式。示波器常用的13个概念。存储式的示波器
示波器直流和交流耦合。13 GHz示波器
(三)使用步骤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电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在这个基础上示波器可以应用于测量电压、时间、频率、相位差和调幅度等电参数。下面介绍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使用步骤。1.选择Y轴耦合方式根据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AC或DC。2.选择Y轴灵敏度根据被测信号的大约峰-峰值(如果采用衰减探头,应除以衰减倍数;在耦合方式取DC档时,还要考虑叠加的直流电压值),将Y轴灵敏度选择V/div开关(或Y轴衰减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电压值,则可适当调节Y轴灵敏度微调(或Y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现所需要高度的波形。13 GHz示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