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能减少放电时副产物氢气的生成。锑也用于减摩合金(例如巴比特合金),道具、铅弹、网线外套、铅字合金(例如Linotype排字机)、焊料(一些无铅焊接剂含有5%的锑)、铅锡锑合金、以及硬化制作管风琴的含锡较少的合金。其他应用:其他的锑几乎都用在下文所述的三个方面。前列项应用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稳定剂和催化剂。第二项应用则是去除玻璃中显微镜下可见的气泡的澄清剂,主要用途是制造电视屏幕;这是因为锑离子与氧气接触后阻碍了气泡继续生成。第三项应用则是颜料。锑在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正不断发展,主要是在超高电导率的n-型硅晶圆中用作掺杂剂,这种材料用于生产二极管、红外线探测器和霍尔效应元件。20世纪50年代,小珠装的铅锑合金用于给NPN型合金结晶体管的发射器和仪器上漆。锑化铟是用于制作中红外探测仪的材料。锑的生物学或医学应用很少。主要成分为锑的药品称作含锑药剂(antimonial),是一种催吐剂。锑化合物也用作抗原虫剂。从1919年起,酒石酸锑钾(俗称吐酒石)曾用作修复血吸虫病的药物。有毒,很小致死量(大鼠,腹腔)100mg/kg。有刺激性。福建6N锑丸回收
为其它类型锑污染咖城市地表环境)的评价和治理提供借鉴。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影响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参与了环境中锑的迁移转化等。生物对锑的吸收和吸附过程取决于锑的形态和微环境如微生物,溶解三价锑很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而五价锑则很难被吸收。大量很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有机质对微量金属元素如汞、铜、铅、钻和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有机质能与金属离子形成有机金属配位体,导致金属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改变,影响其溶解性、生物有效性、与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改变它们的毒性。因此,金属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机理是近年来环境化学领域注目的焦点。由于关于锑与有机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有机质对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程度和机理还不清楚。但从相关的文献报道可以看出:在水环境中,有机结合态锑占总锑相当大的份额,在海水和湖水中,锑与有机质结合比例可高达;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质结合态锑占总锑的比例还不清楚,预计会比水体中更大。同位素示踪近几年来,由于MC-ICP-MS的发展以及高效率离子化氢等离子体的出现,准确和高精度的同位素比值测定成为可能。石家庄6N锑粉虽然自然界中会有一些锑单质存在,但多数锑依然存在于它很主要的矿石——辉锑矿(主要成分SbS)中。
酒石酸锑钾(俗称吐酒石)曾用作修复血吸虫病的药物。它後来逐渐被吡喹酮所取代。锑及其化合物用於多种兽医药剂,例如安修马林(硫苹果酸锑锂)用作反刍动物的皮肤调节剂。锑对角质化的组织有滋养和调节作用,至少对动物是如此。在一些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中使用了三硫化二锑。锑-124和铍一起用於中子源:锑-124释放出伽马射线,引发铍的光致蜕变。这样释放出的中子平均能量为24keV。锑的硫化物已被证实可以稳定汽车刹车片材料的摩擦系数。锑也用於制造道具和道具示踪剂。这种元素也用於传统的装饰中,例如刷漆和艺术玻璃工艺。20世纪30年代前曾用它作牙釉质的遮光剂,但是多次发生中毒後就不再使用锑[1]在地壳中的含量为,主要以单质或bai辉锑矿、方锑矿、锑华和锑赭石的形式存在,目前已知的含锑矿物多达120种。锑质坚而脆,锑钨矿山容易粉碎,有光泽,无延性和展性。锑具有黄锑、灰锑、黑锑三种同素异形体。金属锑呈银白色,性脆,有独特的热缩冷胀性。无定形锑呈灰色,可由卤化锑电解制得。
它被发现于装饰砖的釉料,在巴比伦,也就是当时的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4-561)。锑在中世纪时期变得用途广,主要来加固铅用于铅字,然而有些作为泻药使用,其可以回收和再利用!锑的发现,约于公元前18世纪在匈牙利曾发现的小锑块,但在很长时间,人们并未真正地认识这种金属。1556年德国冶金学者阿格里科拉()在其着作中叙述了用矿石熔析生产硫化锑的方法,但将硫化锑误认为锑。1604年德国人瓦伦廷()记述了锑与硫化锑的提取方法。18世纪已用焙烧还原法炼锑,1896年制出电解锑。1930年以后,锑矿鼓风炉熔炼法成为生产金属锑的重要方法。60—70年代发展了多种挥发熔炼和挥发焙烧法。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锑较早的国家之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居摄,变汉制,铸作钱币均用铜,淆以连锡。”《史记》记载:“长沙出连锡”。秦墓出土文物的秦代箭,经光谱分析含锑,由此可知中国对锑的利用很早,当时不叫锑,而称“连锡”。如果在研钵中用研杵将它磨碎,就会发生剧烈的炸开。
溶于王水、浓硫酸,以及硝酸和酒石酸的混合液。用途:主要供制印刷合金、巴比合金、锑盐和颜料、蓄电池、白冰铜、硬质合金、轴承合金。也用于半导体工业。制备或来源:自然界所产的锑大多数是灰锑矿。可将灰锑矿与铁粉混合共热而取代出锑,或煅烧成氧化物后再与碳共热而使氧化物还原成锑。银白色或深灰色金属粉末;蒸汽压(886℃);熔点℃;沸点1635℃;溶解性:不溶于水、盐酸、碱液,溶于王水及浓硫酸;密度:相对密度(水=1):稳定;危险标记15(有害品,远离食品);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合金,也用于印刷和颜料行业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锑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内脏损害。急性中毒:接触较高浓度引起化学性结膜炎、鼻炎、咽炎、喉炎、病、肺炎。口服引起急性胃肠炎。全身症状有疲乏无力、头晕、头部不适、四肢肌肉酸痛。可引起心、肝、肾损害。慢性影响:常出现头部不适、头晕、易兴奋、睡不着、乏力、胃肠功能紊乱、粘膜刺激症状。贵州省曾在1931年发行锑制的硬币,但因为锑很容易磨损,在流通过程损失严重。重庆锑锭回收
锑是氮族元素(15族),电负性为2.05。根据元素周期律,它的电负性比锡和铋大,比碲和砷小。福建6N锑丸回收
沸点1750℃。莫氏硬度:3比重化合价+3和+5。电离能。晶体结构:晶胞为三斜晶胞。发现和使用过程锑的发现,约于公元前18世纪在匈牙利曾发现的小锑块,但在很长时间,人们并未真正地认识这种金属。1556年德国冶金学者阿格里科拉()在其著作中叙述了用矿石熔析生产硫化锑的方法,但将硫化锑误认为锑。1604年德国人瓦伦廷()记述了锑与硫化锑的提取方法。18世纪已用焙烧还原法炼锑,1896年制出电解锑。1930年以后,锑矿鼓风炉熔炼法成为生产金属锑的重要方法。60~70年代发展了多种挥发熔炼和挥发焙烧法。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锑较早的国家之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居摄,变汉制,铸作钱币均用铜,淆以连锡。”《史记》记载:“长沙出连锡”。秦墓出土文物的秦代箭,经光谱分析含锑,由此可知中国对锑的利用很早,当时不叫锑,而称“连锡”。明朝末年(154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大的锑矿产地——湖南锡矿山,但当时把锑误认为锡,故命名锡矿山,至清光绪16年(1890)经化验始知是锑。福建6N锑丸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