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制药行业三边封颗粒袋装盒应用案例,多台单列机将颗粒袋进行一次包装(装袋)后,颗粒袋沿滑槽汇聚至输送线,并由输送线输送至机器人下方,通过编码器、视觉的配合,完成物料的随动抓放,完成自动化入槽,并直接对接装盒机。整个过程免去了颗粒袋出料收集、搬运、人工入槽等一系列人工操作。完成由单列机到装盒机的全自动化流程。物料输送,三边封颗粒带经单列机一次包装后,由滑坡下滑至水平输送线。多台单列机平行摆放,每台的下滑道占据输送线一定宽度,在输送线上呈现多道来料的情况。后输送出袋装室,再经过上坡,输送至机器人抓放区域。抓放入槽,配合机器人视觉与输送线编码器完成物料随动抓取,并放入挡板输送线上方的缓冲槽内。缓冲槽经过积料、放料将整盒物料漏入挡板间。如果存在漏抓情况,机器人则将物料投放至回料区域,保证装盒准确率。自动装盒,装盒挡板输送线前方通过推入机构将整盒物料推入装盒机内。自动装盒机完成装盒作业。勃肯特(余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 并联机器人服务,有想法可以来我司咨询!河北国产并联机器人
作为一家拥有并联全产品及多轴混联产品线的企业,勃肯特曾总结过3C行业的3大特点:首先是3C产品要求的生产速度快,但现阶段在装配环节很多企业仍然依靠人工,这将导致生产效率的瓶颈,终只能不断增加人力或延长交付周期;其次是装配灵活度高,3C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有大量人工的使用,其原因在于自动化设备达不到人工作业的精度;是产品更新迭代速度特别快,导致产线投入的风险性比较高。针对3C行业的特点,勃肯特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多年工业自动化行业经验积累,在1年内成功研发了并联2轴、并联3轴、并联4轴、并联6轴、串并混联5轴6及桌面串联6轴机器人,结合在机械结构细节及主要算法上的不断完善,在完成定位精度0.01mm的突破后,又将现有性能指标从业内运行的空载180次/分钟标准运行提升到260次/分钟,结合新材料新结构的使用这个数字有望在年底突破300次,并定义出由中国品牌代言的国际新标准。河北国产并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就选勃肯特机器人,用户的信赖之选,有需要可以联系我司哦!
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三角玻璃烘干前转线项目应用案例,客户三角玻璃烘干后转线工艺中,单块玻璃的重量为4kg/块,现场共有8人,每天转线的工作量为800块/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且因每人处理速度不同,会影响到后续生产节拍.从烘干炉出来的3列三角玻璃通过上料传送带,流向机器人工作区域。先行通过ISRA检测品质,之后通过线扫描系统,两台机器人得到信号后分别拾放玻璃。若玻璃来料不良,机器人直接拾放下料。若来料是良品玻璃,按照工艺要求旋转角度,转线到良品下料线上。*若在良品下料线左侧(右侧)玻璃已整列完成,等待右侧(左侧)玻璃时间超过3秒,则左侧(右侧)玻璃不再等待、直接下料。
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在制药行业大输液装箱应用案例,大输液/透析液,需要进行二次抽真装,以保证产品的洁净度和保质时间。该环节对包装紧密,入槽精度要求高,误差不超过1mm。在改造前,一套拉伸膜包装机,需要来料理料1人,摆料入槽2个人,流动协助1人,合计4人完成,客户亟需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节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物料输送,前端出料口输送出的输液袋,经过输送线输送至机器人视觉系统。视觉识别,视觉系统对其进行拍照把位置信息发送给机器人进行相应抓取。机器人抓取,拉伸膜包装机每次步进1行,到位后给机器人发放置信号。机器人进行抓取产品摆放作业,每摆满1行,拉伸膜包装机自动向前步进1行,机器人进行下1行的摆放作业。勃肯特机器人致力于提供 并联机器人,有想法可以来我司咨询!
勃肯特并联机器人可用于日化产品的涂胶、整理、排列、搬运、装箱等工序。湿巾粘盖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完成自动取盖、贴标、涂胶、粘盖等一系列动作。粘盖精度可以达到0.01mm,速度可以达到70包/分钟。真空管装托项目,现有产线由人工进行管装盒,在装盒之前需逐个扫描管上的条形码进行识别,如有漏贴或编号不对应,则不予装盒,客户希望使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节拍达到4分钟一盒(每盒50个),提高卫生安全的同时杜绝装盒错误。药盒扫码项目,客户现有生产线需对药品表面粘贴的监管码逐个进行扫描、信息识别后归纳入库,人工扫码工作量大,效率较低,在长期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扫的情况,客户希望引进自动化设备,保证药品根据其对于信息准确、高效入库。勃肯特(余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并联机器人服务,有想法的可以来电咨询!河北国产并联机器人
并联机器人,就选勃肯特机器人,让您满意,有想法可以来我司咨询!河北国产并联机器人
低负载、高速度是并联机器人重要的特点,与其他工业机器人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更多的负载,相反,小负荷极大地限制了并联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使用,因为一般来说,增加负载必须速度和精度,目前只有少数品牌的并联机器人可以将负载增加到6公斤以上。与关节工业机器人相比,目前中国并联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明显较小,除了单个单元价格高外,市场开发和服务能力不足也是一个主要原因。2013年及之前,国内并联机器人市场主要由ABB、FanaKo等少数品牌开发,主要定位于有丰厚利润的大型乳企和药企。河北国产并联机器人